一個幼年在不同親戚家輪流寄宿、因此念了5所小學的窮孩子,竟在大四時買下人生第一間房,41歲就累積了2,000萬資產,這些資產每年至少可以為他「生」出100萬現金,他因此自信地告訴我們:「後半輩子的規畫已經做好,我隨時可以退休!」他,叫詹益豐,是本期封面故事主角之一,是一位老師,但是,和大部分靠薪水過活的老師不同。他在8年內還完525萬房貸,接著,為了用穩健的「報酬率」去加快財富累積速度,反手抵押房子借出350萬,再拿這些錢去投資,單筆投資至少100萬元起跳。這種把投資報酬目標壓低、但大膽借錢擴大本金的做法,讓他可以像金融大戶一樣「槓桿獲利」,而不是像大部分散戶是在「槓桿風險」。

同樣借錢投資,有錢人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,只敢投資保守型商品,就算單筆報酬率僅1%,只要確定賠錢率低,會押了房子借錢擴大本金,賺取可觀獲利。相反的,大部分散戶為了賺大錢,可能對只賺1%的商品懶得理,只找短線可賺7%、中線至少賺15%∼20%的標的,再借錢投資,結果變成是在槓桿風險,不是借錢來槓桿獲利。

看完上述分析,如果你想和詹老師一樣,41歲就可以隨時提早退休,建議你一定要搞懂他推薦的5道公式,這樣才能讓你真正用有錢人的思維和做法去快速累積財富。

文章標籤

gavinhea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多人想到存錢,只想到犧牲生活品質,但是,如果找對存錢的支點,自動化存錢工具、設定夢想目標、從輕鬆的存錢比率入門,養成存錢習慣,其實就能找到存錢槓桿,輕鬆達到財富自由的美地。

「開始存錢並及早投資,是最值得養成的好習慣。」這句話是全球首富、股神華倫.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的名言。

存錢為什麼是最值得養成的好習慣?這個習慣的威力有多大?看看下面兩位單身女郎的故事就知道。

在電視製作公司任職的李小姐,和在網路公司擔任資深經理的劉小姐,都是民國59年次的單身女性,兩人目前年薪都在百萬元以上,也都曾經過著恣意消費的日子。現在,卻因為存錢觀念不同,一個已經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,另一個卻還在背卡債,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
薪水高卻變成龜兔賽跑的輸家
存錢滾複利,讓她後來居上


李小姐是台灣大學高材生,職場生涯一路順暢,未滿30歲時,月薪已經衝破6萬元大關。她自恃收入高,且未來還有更上一層樓的遠大空間,所以吃美食、刷名牌,盡情消費,好不自在。

然而,2001年,李小姐突然失業。一段時間沒有工作,她只能向朋友借錢過日子,還欠下卡債,高峰時,竟背了50萬元卡債。

同一時間,原本薪水比李小姐低1/3的劉小姐,卻開始慢慢摸索存錢方法。

劉小姐畢業自東吳大學,不論學歷、工作、收入,都遜於李小姐,有一天,劉小姐因為意識到自己可能要單身一輩子,開始想存錢。

剛開始第一年,同樣被消費欲望挑逗的劉小姐,想了各種方法要克制自己。等她找到適合自己的存錢方法後,只用短短3年,已經存下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。

景氣不好,加薪像蝸牛爬樹,根本追不上物價,甚至隨時可能丟掉工作,每個人都渴望是不是有神奇的理財方法,可以讓我們脫困?但如果你想的是像中樂透那種一步登天的方式,答案會令你失望。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祕書長劉凱平挑明講:「理財不是變魔術,只有靠存錢和時間,才能過著財務自由的生活。」

但一般人為什麼總是存不了錢?修習「存錢」這堂課,大家常犯以下3個錯誤:

錯誤1:
ㄨ等薪水增加再來存錢
○把存錢變習慣,零錢也能存


很多年輕人總想等薪水增加時再存錢,但他們沒想到,消費一旦成為習慣,薪水增加,消費跟著增加,根本無法存錢。

美國理財大師大衛.巴哈(David Bach)就指出,大部分收入大幅增加的人,會穿得愈來愈體面,開的車愈來愈名貴,用餐地點愈來愈高級,旅遊方式愈來愈花錢,但這些人卻不是愈來愈富有。

錯誤2
ㄨ收入-支出=儲蓄
○收入-儲蓄=支出


許多人喜歡精算每個月的花費,想著如何把支出結餘的部分存下來,結果,卻還是存不了錢,為什麼?因為存錢的公式用錯了,「收入-支出=儲蓄」的存錢公式,證明是不可行的,你應該換個公式,先把每個月要存的錢扣下來,剩下的錢才能花費。

「收入-儲蓄=支出」看起來很簡單,卻能產生巨大的威力!

大衛‧巴哈推行「先付錢給自己」的觀念。簡單說,就是在薪水入帳後,你應該先將部分存下來,給未來要退休的自己,其他才拿去付帳單。

錯誤3:
ㄨ太相信自己存錢的意志力
○存錢要有目的


劉凱平提醒,人們的存錢意志很容易軟弱,尤其現在是消費主義至上,誘惑太多,「存錢要有目的,不能老是告訴自己上車、上車,可是連自己要去哪個目的地都不知道。」

*掌握祕訣,輕鬆執行!

這些錯誤的存錢心態要如何克服,讓自己開始有正向的金錢流向,把錢存進自己的帳戶中?這條存錢路要走得好、走得久,你必須掌握以下3個祕訣:

祕訣1:每月薪水至少存下20%

在使用「收入-儲蓄=支出」的公式時,你得先決定存錢比率。

 設定存錢比率當然隨人而定,但是設太高,影響生活品質,設太低,達不到實際的存錢目的,學問其實不小。對一名剛進社會、月薪3萬元的人來說,如何起步才恰當?

假設月薪3萬元,從25歲開始每月存下薪水的20%——6,000元,使用定期定額基金來累積,長期持有下來,年報酬率10%是合理的預期,經過時間複利,可以在34歲時,存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。假如,願意每月存到9,000元,相同的報酬條件,不到32歲就可以存到第一桶金。而同樣的習慣一直累積,到60歲可以有近2,300萬元。

祕訣2:選擇自動化存錢系統

大衛.巴哈認為,「要一勞永逸,改變財務狀況,簡單的方法就是財務計畫自動化。」方法很簡單,就是找到一個自動化扣帳機制,每月薪水一入帳時,你不必走進銀行櫃檯去寫轉帳單、定存單,而是讓機器自動幫你執行扣款存錢。

挑選自動化存錢機制有以下幾個要點:

1.每月薪水入帳就會自動撥款。
2.能自動定期執行。
3.若要提高存錢成功比率,最好中途不輕易贖回。

祕訣3:存錢目標具體化

要有具體的存錢目標,這個目標還要跟自己的價值觀、夢想息息相關。「千萬不要為數字而存錢!否則就像轉輪上的老鼠,工作、賺錢、工作,無法得到快樂。」大衛.巴哈說。

目標設定愈具體,愈有力量!「我要一個房子」,這個目標有感覺但是不具體,如果寫成「我希望住一間30坪大、位在台北市區的房子」,是不是大致可以估算出預算?如果再進一步,「30坪大、位在台北市、有花景的陽台……」心中那個夢想的力量就會慢慢浮現。如果將目標圖像化,效果更好,譬如拍一張理想中房子的照片,貼在夢想目標旁;想要環遊世界的人,就貼一張旅遊的照片。

劉凱平說:「存錢的第一步,一定要變成一種習慣,即使錢少也無所謂。當數字開始累積,就會產生激勵效果,存錢就會愈來愈有動力。」很多人想到存錢,只想到犧牲生活品質,但是,如果找對存錢的支點,自動化存錢工具、設定夢想目標、從輕鬆的存錢比率入門,養成存錢習慣,其實就能找到存錢槓桿,輕鬆達到財富自由的美地。
文章標籤

gavinhea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老實說,他滾大財富的方法非常簡單!只不過搞懂一個觀念——什麼是「複利」?接下來,再改變自己的存錢方式。結果,從40歲做到50歲,只花10年,就讓銀行存款翻了5倍,存下1,500萬元現金、外加新北市一間貸款已經還清的房子,而且不必工作,每年就能至少進帳100萬元。

因為做好投資規畫,現在,他不必每天看盤,只要每季檢視一下投資組合,錢就像自來水一樣,時間一到,就會自動流進他的銀行帳戶。每年都有百萬元進帳,讓他在50歲那年,決定向老闆說再見,開始過著只有旅遊、寫部落格和教書的退休生活。

這位提前退休的上班族蕭世斌,在網路上被奉為「複利達人」,以「怪老子」筆名贏得數十萬網友的青睞。現在,只要在Google輸入「複利」兩個關鍵字,會列出多達207萬筆網頁資料,排行第1筆的資料,就是他所寫的「複利—完全攻略篇」。

認清決定財富的關鍵因素 
靠複利改變一生

怪老子寫的這篇文章,於2009年6月11日發表在個人網站「怪老子理財」(www.masterhsiao.com.tw)上,當時是為了讓網友徹底了解複利的效益有多大,以及如何計算。「因為複利是決定財富的關鍵因素,一定要懂、會算,才算真正開始理財。」怪老子說,他自己就是靠複利改變一生的鐵證。

40歲以前,怪老子學的是最熱門的電子工程,做事拚命,每天工作超過15小時,36歲就做到科技公司高階主管,薪水在10年內翻了4倍,認真地用工作累積財富。回憶當年的生活,他說:「我那時只會存定存,根本不懂什麼是複利。」

只靠定存理財,觀念會不會太保守?怪老子笑著說,因為父親是職業軍人,媽媽是專職的家庭主婦,從小就灌輸他:認真工作、省吃儉用、乖乖存錢,千萬不可以去賭博賺不正當的錢。所以從25歲開始工作後,他就把賺的錢全放在定存,一做就是15年。

辛勤工作、勤儉持家
一場聚餐讓他痛悟全「算」錯

直到40歲那年,他在大學同學會上遇到班上以前一個成績墊底、當過組頭的同學,竟擁有上億元身價,成為班上首富,每天不用上班,過著悠哉的生活。當時在外商公司年薪已經超過百萬元的怪老子,聽了很不是滋味,心想:自己從念書到工作都那麼努力,薪水一路三級跳,為什麼同樣辛苦15年,他銀行存款只有300萬元,身價只有同學的1/30不到?

這個比較讓怪老子大受刺激,因為自認很會「計算」,在公司用Excel軟體做報表一把罩,從銷售成長率、成本變動對利潤的影響都能精準算出,讓老闆們印象深刻;在生活中,他更是錙銖必較。因為有2個女兒,老婆又全職在家,家計全靠他一人,因此,深怕錢不夠用的他,就想盡辦法省錢、存錢。

每天,上班一定帶老婆準備的便當,不花錢外食;老婆想要買件新衣服,他總是考慮再三。連大女兒想學鋼琴,二女兒要學英文,他雖然願意栽培小孩,但算算如果同時學鋼琴和英文,每小時要花1,000元,兩個人同時學,一個月要花1萬6,000元,薪水當場去掉3成;為了減少負擔,只好讓老大學一學期鋼琴,再換老二學一學期英文。

甚至連主管、客戶邀他假日打高爾夫球,他都要算計,一盒球20顆要50元,相當於1顆2.5元,跟一顆雞蛋的價錢差不多。打出去一顆球,等於打掉一顆雞蛋,實在浪費,因此他總是推辭,說要陪老婆小孩去公園散步。

結果,自己這麼拼、這麼省,財富卻不如那位做過組頭的同學!同學為什麼可以這麼有錢?是自己哪裡出了問題?

幾經打聽,原來同學是靠投資致富,他才驚覺,自己的理財簿一直「算」錯方向。當自己費心地省下一塊錢存到銀行賺最穩定的利息時,他的同學卻拿一塊錢去投資,跟著滾出一大筆錢。

怪老子與首富同學的最大差別,不是不夠努力,也不是不夠節儉,而是不懂得投資理財。「這是我人生最痛苦的覺悟,從那時起,我立志要學好投資,要投資致富!」怪老子說。

40歲才要開始學理財,該怎麼做?學理工、講究驗算和證據的怪老子,不走問明牌、聽消息等旁門捷徑,寧可從念投資原理的教科書讀起,展開5階段的投資理財大改造:

階段1:搞懂最根本的投資觀念與理論

怪老子相信一切事情都有理論根據,投資也是,「所有大型投資機構都挑財經科系出身的人才,他們在學校讀的是正統投資理論、財務管理學,所以讀他們必修的教科書,一定不會錯。」

於是他開始細讀原文教科書,從美國加州大學教授羅伯特‧豪根(Robert A.Haugen)所寫的投資理論《Modern Investment Theory》,讀到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史蒂芬‧羅斯(Stephen A. Ross)所寫的財務管理《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》。每天工作再累,回家後他照樣認真K這兩本原文書,不到一年全部讀完。

「坦白說,一開始是有些困難,因為內容艱澀。」怪老子說,但看完全書之後,發現理論實用,讓自己有信心,理財更有把握。

階段2:用Excel試算報酬率,設定理財目標

一年下來,讀了至少5本教科書後,怪老子發現,無論是投資股票、買基金,還是購屋,所有投資理財行為的成敗關鍵,決定在報酬率。為了確定理論不會騙人,怪老子開始試算。例如,投資學教科書寫道,「一檔股票的投資報酬率是呈常態分配」,也就是俗稱的「鐘型分配」,但股價上上下下,報酬率怎麼會呈常態分配?

心裡有質疑,乾脆自己算,他用Excel軟體試算,把報酬率圖型畫出來,果真是鐘型圖。當親眼見到圖型畫出來的那一刻,怪老子說,他又驚又喜,原來教科書說得沒錯,投資股票真的可以用統計學去分析!接著,像上了癮一般,不斷試算各種報酬率。他開始算,40歲後每個月存5萬元,如果存在平均利率只有2%的定存,10年後只有663萬元;但如果存在10%報酬率的工具,同樣時間卻可以累積出1,000萬元,兩者相差快1倍。

這樣的試算,讓他體悟:投資說穿了就是考驗一個人評估資產價值的準確度,誰可以買到價值被低估的產品,誰就是贏家,買股票、債券、房地產統統都一樣,「當你學會評估金融商品的價值、會算報酬率後,就不會害怕市場波動。」在會算報酬率之後,對於要致富,他得出3個結論:

1.複利最有效,只要投資在平均年化報酬率10%的工具上,資產7年就會翻1倍,也就是所謂的72法則。
2.任何投資所承擔的風險,都必須安全到晚上可以睡得著覺。
3.投資前一定要先算清楚所有相關數字,最好用的試算工具就是Excel。

名詞解釋_72法則 隱藏 ]

所謂的「72法則」,隱含的就是複利概念,最初是用來說明,如果以1%的複利計算,經過72年後, 本金就會翻成1倍。
公式如下:72÷年化報酬率=本金翻倍的時間。假設找到年化投資報酬率10%的投資工具,本金翻1倍的時間就是7.2年,算式如下:72÷10=7.2。

階段3:用複利計算,愈早開始、獲利愈豐

大家都想變有錢、提前退休,但要賺到多少才算有錢?怪老子當然又是先做試算。他的算法是按他希望過的高品質生活去估算,假設每個月生活費一家要花4萬元,每年國外、國內各兩次旅遊要花50萬元,那麼一年至少要花100萬元。

這筆錢要如何賺?接著再試算,若從40歲用300萬元投資,找到平均年化報酬率10%的工具,7年之後會有600萬元,加上他每年存下一半的薪水約50萬元,最快47歲就可以存下1,000萬元現金。到時候就算不工作,一年靠10%報酬還是可以有百萬元投資收入進帳,而且活得愈久,可以賺得愈多。

不過,計算雖然簡單,但是,什麼樣的投資工具可以讓你安穩地年年賺進10%報酬?他心想,這個工具一定要比定存積極,但風險又不能比股票高,因此選擇了共同基金。

階段4:不用融資加碼,穩穩賺才實在

1996年底,怪老子小試身手,拿出60萬元積蓄,以每個月5萬元定期定額買進基金,剩下的240萬元則預留做為生活緊急備用金。「因為我中年才開始理財,出手要非常謹慎,我不能忍受一分一毫辛苦賺來的血汗錢,糊里糊塗就拿出去撒。」怪老子說。

雖然那時有想到「風險」,但還是投資新鮮人的他,仍然犯了一個大錯,那就是「用融資加碼」。

剛開始買基金不到半年,就遇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,但因為剛開始投資,投入金額不高,反而因為市場下跌,使成本攤低,對要長期定期定額投資的他有利,所以持續扣款。果然,風暴過後,投資的基金快速彈升,短短3個月就賺了30%。

接下來,2000年美國網路泡沫破滅,引發全球股市崩跌,台股從萬點下殺到6,000點。因為第1次投資順利賺錢,怪老子心想,台股已經跌4成,再進場的風險不高,若能仿效前次亞洲金融風暴時逢低進場的做法,肯定會賺大錢。於是他把房子拿去向銀行貸款400萬元,單筆加碼買進台股基金。

結果台股不但沒有反彈,後來因為美國爆發911恐怖攻擊事件,台股再重挫到3,411點,他借的400萬元在短短3個月內腰斬一半。從沒虧這麼多錢的他,受不了壓力,斷尾求生,認賠殺出。

他回憶說:「那時候房貸利率將近5%~6%,每個月攤還本金和利息就要2萬5,000元,接近全家每個月生活費的一半。那時候每天都不好受,幾乎沒法好好睡覺。」

經過這件事,他得到一個大教訓,教科書上告訴我們不要借錢投資,要分散風險,「買進持有」(詳見名詞解釋)就好,自己偏偏不聽,結果跌了一大跤。從此之後,他領悟,「我學乖了,投資就照著書上講的原則去做(by the book)。」

名詞解釋_買進持有 隱藏 ]

買入持有是一個長期、穩健的投資策略,定義為在買入投資標的後就一直持有,直到到期日或特定日期後才賣出,期間不做任何交易,藉此獲取穩定的報酬率。

階段5:做好資產配置,定期定額只賺不賠

開始投資的第5年,怪老子把投資的基金重新配置,股票型基金跟債券型基金各占50%。股票型基金只投資風險波動度低於25%的全球型或區域型基金,債券型基金也只買全球型、投資等級債,不碰高收益債。

調整好基金投資組合後,自2001~2006年,這個組合每年都幫他創造超過10%的年化報酬率。結果,只花5年時間,他的資產累積就超過千萬元,2006年3月底,他50歲生日前3個月就毅然決定退休。

退休後,怪老子認為投資組合要更穩健,便將股債配置比例調整成3:7,投資目標報酬率也調降到7%。因此,2008年雖然發生金融海嘯,他投資組合累積的總金額從2007年最高點只縮水12%;儘管帳面虧損近200萬元,但他完全不受影響,到2009年年底,不但馬上轉虧為盈,而且獲利還超過10%,再度證明「買進並且持有」的策略確實有效。

退休至今5年,怪老子靠著投資,年年賺進逾百萬元。認識怪老子達25年的昔日主管苗衍慶說:「他好幾年前就常跟我們講他在投資基金,沒想到靠著投資理財,竟然在50歲就提前退休,我這個做主管的,卻工作到去年才有辦法退休。」言談間透露著羨慕之意。

不過怪老子從職場退休後,並沒閒著,反而積極投入理財教育,不但自設了個人理財網站,還到「Yahoo!奇摩知識+」網站回答網友提問的投資理財問題,「怪老子」名號迅速在網友間傳開。

2008年起,他在社區大學教理財,一圓想當老師的夢想,也圓了很多人的致富夢。學生之一、現年31歲的南山人壽業務主任胡志誠興奮地說:「學會如何計算、分析股票的投資價值,2008年底上完課後,我在2009年2月以300多元買進宏達電(2498),獲利30%出場!」

 

社會新鮮人月存8000元
25年就能坐擁千萬

今年怪老子出版了《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》,分享投資理財心得,而他的「怪老子理財網」每天平均瀏覽人次高達2,000人,累積更突破146萬人次。「這15年下來,我證明自己研發的這套投資方法,非常可靠。」怪老子對本刊記者說,他很後悔自己是到40歲才懂,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女兒和其他年輕人愈早了解「複利」等理財知識,就愈早致富。

接著,他馬上試算:如果一名22歲剛出社會的年輕人,就算薪水只有2萬2,000元,只要每個月存8,000元,投資年化報酬率10%的工具,經過25年複利滾存,47歲時就能存到1,000萬元(詳見表1),之後就算不工作,也都能像他一樣,靠複利「年領百萬元」。

如今的怪老子,老婆想買新衣服,二話不說,掏錢就買。就像他在書上說的:「只要學會用錢賺錢,就會愈老愈有錢。這種人生,豈不快樂?」

 

▲只要報酬率達10%,8000元也能變出千萬

▲只要報酬率達10%,8000元也能變出千萬

 

【專家看法】社會新鮮人,股債比可拉高至8:2
--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副教授吳啟銘

怪老子的複利觀念很強,股債基金配置的方法和買進跟持有的策略也很正確。這個策略不是建立在基金的波段操作上,追求的是長期、穩定的投資報酬率,避免買錯時點、買錯標的,也能克服人性追高殺低的弱點,我自己也是用類似的方式來做退休規畫。

其實投資理財的方法很簡單,但很多人都想得太複雜。教科書也確實告訴我們,景氣有好有壞、通膨有高有低,股債市都是一漲一跌,風險可以互相抵消,投資組合的報酬率就會回到股息報酬率、盈餘成長率跟債券殖利率,這是很好預測的,也是經過財務學上的實證,所以怪老子看教科書學投資,是有他的道理。

22歲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確實可以照著做,但一開始可以積極一點,股票型基金的比重可以配到8成。而怪老子才55歲,距離男性平均年齡還有20年,或許可以考慮把債券基金比重降低到60%,並且增加1檔新興市場債或是全球型高收益債,整體的投資報酬率會比較高,也比較能夠對抗每年2%~3%的通膨率。

【專家看法】先學會控管現金流 本金才夠分量
--富鴻理財規畫顧問公司副總經理王麗文

怪老子的資產配置,分成定存、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,基本上沒問題。在做財務規畫的時候,最重要的是1.目標設定、2.執行力。但目標的設定關乎到動機,如果動機不夠強烈,執行力就會有落差,常常就會半途而廢或是想法變來變去。

像怪老子希望投資致富、提早退休的動機強烈,加上有很明確的方法跟目標,而且他會隨著年齡去檢視和調整資產配置的比重,所以他可以如願完成夢想。不過,他因為之前已經先累積一筆資金,所以相對會比較容易。

像剛開始有收入的年輕人,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做好現金的控管,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,專注在提高工作收入的增加。等到資金累積到一定規模時,像怪老子存了300萬元之後,再來做資產配置會比較有意義。

【延伸閱讀】怪老子的投資關鍵數字

1. 通貨膨脹率:就是物價指數愈來愈高,代表物價也愈來愈高,金錢的購買力就會愈來愈低。
2. 投資報酬率:投資一定要獲利,衡量投資績效最好的指標就是投資報酬率,也就是獲利與投入金額的比值。
3. 年化投資報酬率:在做投資判斷的時候,不能只看累積報酬率,必須換算成年化報酬率,對投資績效的評比才有意義。
4. 複利:複利的威力在於,每年所產生的利息或報酬,繼續當成下一期的本金,持續投入下去,用錢滾錢。
5. 現金流:每一筆投資案都會產生一筆或多筆的現金流量,透過這些現金流量,可以很清楚知道該投資結果是好是壞。

【延伸閱讀】怪老子語錄

1. 沒有富爸爸、沒有好親家,不一定會窮一輩子;不會理財,一定窮一輩子!
2. 你的投資報酬率要戰勝通貨膨脹率,荷包裡的錢才不會縮水。
3. 上天很公平,給每個人可以理財的時間都一樣多,誰愈早領悟,愈早將資金投入,收穫就愈大。

小檔案_蕭世斌(怪老子) 隱藏 ]

出生:1956年
學歷: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
經歷:法商阿爾卡特、友訊科技、昱源科技
現職:Yahoo!奇摩理財專欄作家、怪老子理財網站站長;士林、萬華社區大學與淡江大學成人教育部講師;長邑光電顧問


 

文章標籤

gavinhea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▲愛上台灣的日本妹_梨梨亞

 

一個高中畢業的日本小女生,因為想學中文,自己賺取來台讀書的學費。當年才20歲的她,孤獨來到異鄉,只能繼續拚命打工、省錢,努力賺來的

收入不僅繳了學費,還在2年內存到新台幣50萬元,沒想到一場嚴重車禍幾乎令她喪命。打官司和醫藥費耗盡50萬元積蓄,不過她依然樂觀面對人

生,最近更取得外國人在台的演藝事業工作證,要為人生繼續奮鬥。梨梨亞(藝名),東京人,小學時舉家從東京搬到沖繩縣石垣島,隨著爸媽過

著務農生活,日子很苦也沒什麼錢,家中沒電視、沒電腦,平時在家料理家務和照顧年幼弟妹,她常自嘲說是過著村婦生活。就學期間,梨梨亞因

為不是沖繩當地人,加上功課不錯,常被同學霸淩欺負,有一次同學過分的抓著她的頭去撞桌子,撞得她滿臉是血、下巴脫臼,差點毀容,但從小

培養的堅毅性格讓她無論如何也得忍下去。梨梨亞的夢想是當醫生,功課好的她原可以直接推甄到公立的醫學院,無奈當時一學期學費高達約新台

幣200萬元,無法獲得父母同意只好作罷。家中的清苦讓梨梨亞更明白錢的重要,決心到就業機會多的東京賺錢,為自己籌學費。到了東京後,她驚

訝地發現,身邊想學中文的人愈來愈多,中文在國際上的地位正扶搖直上。考慮到台灣人對日本人普遍友善,她決定到台灣就讀,進了有醫學科

的輔仁大學,先就讀日文系,展開在台灣的新生活。由於缺乏醫科底子,她後來放棄從醫,專心拿取日文學位,並輔修兒童與家庭學系。

 

 

文章標籤

gavinhea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最近為了景氣不好,薪資倒退魯,再加上勞保可能倒閉的疑慮,讓許多上班族開始檢視自己的理財規劃,但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,現在的上班族理財全部不及格,總分數才32分,不過一位29歲的上班族,只靠省吃儉用存款買房,兩年竟然就還掉

200萬房貸。拿出繳款單證明自己兩年內就還掉200萬的房貸,29歲的蔡小姐超自信,因為中文系畢業的她,擔任補教老

師,薪水才4萬元,卻憑著兼差賺錢,現在已經晉身包租婆。蔡小姐說自己理財的第一步就是節儉,每天只花100塊,平常騎

腳踏車上班,娛樂選擇看電視或上網,對她來說,理財最重要的是保本。最近為了勞保可能倒閉,許多上班族趕緊到勞保局

關切自己的退休金,也開始檢查自己的投資理財規劃,但根據人力銀行統計,現在上班族理財不及格的高達93.3%,也有上

班族投資基金2、3年,最後白忙一場,因此人力銀行建議,在不景氣當中,保本相對重要,不過現在有一半以上的上班族,每

月投資金額不超過5000元,想要保障未來的生活,恐怕生活開支還得再省一些。

文章標籤

gavinhea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